当前位置:首页 > 招标公告>【健康科普】给孩子的高温防护攻略

招标公告 河南省

公告内容

蝉鸣喧嚣的午后,小区广场上仍有几个小身影追着泡泡跑跳,汗水浸透了后背的衣裳。大人们撑着遮阳伞躲在树荫下,却往往忽略——这些活力满满的小家伙,正站在高温危险的最前沿:儿童中暑风险是成人的数倍!他们尚未发育成熟的体温调节系统、汗腺功能不足,都让每一度攀升的气温,化作笼罩在孩子头顶的灼热穹顶。

为什么孩子更怕热?这些生理“短板”要知道
1.产热多,散热慢:像“小永动机”遇上“慢风扇”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单位体重产热量高于成人;但汗腺发育不全,散热效率低,易致热量积。
2体表吸热面积大:按体重比例计算,儿童体表面积更大,在阳光下吸收的热量显著增加。
3表达受限: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口渴或头晕,待家长察觉异常时,可能已进展为中暑。
特别注意:
高温密闭车内(1**$3分钟可致脑损伤)、高温时段户外活动、肥胖、慢性病(如糖尿病)或曾有中暑史的儿童更需警惕。
从头晕到昏迷识别儿童中暑的“危险信号”
中暑不是突然“砸”下来的,它像一场逐渐升级的“热风暴”。家长要学会看“信号”,抢在危险前行动!
特别提醒:
6个月-2岁宝宝易“中”的“暑热症”——持续性低热(3**$3℃-4**$3℃)、少汗、多饮多尿,易被误判为感冒。关键区别:吃退烧药不管用!唯一办法是赶紧带离高温环境。
急救四步法抢回生命的关键3**$3分钟
如果孩子突然高热、意识模糊,务必牢记“一搬二降三补四转”原则:
第一步:搬离“热窝”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如空调房),解开衣物。
第二步:快速降温 用冷水擦拭全身,重点冷敷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忌用冰直接接触皮肤)。
第三步:小口补水 意识清醒的孩子,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电解质饮料;如果已经昏迷,千万别硬灌!可能呛到肺里。

第四步:立即送医 出现抽搐或昏迷时,立即拨打1***0!转运途中持续降温,别给吃退烧药(没用!还伤肝),别掐人中(刺激行为可能引发二次伤害)。
科学防御给孩子织张“高温安全网”
1.环境与行为管理:把"热"挡在门外
避暑时段:1**$3:0**$3-1**$3:0**$3避免户外活动,外出选择树荫或遮阳棚;
空调使用:室温控于2**$3℃-2**$3℃,每2-3小时通风1**$3分钟,进出空调房前擦干汗液;
防晒武装:物理防晒优先!戴宽檐帽、穿防晒衣,6个月以上可涂SPF≤1**$3的物理防晒霜。
2.饮食与衣着优化:细节里藏着大保护
喝水有节奏:活动前1**$3分钟补水2***0ml,运动中每2**$3分钟补1***0ml(淡盐水或电解质水);
穿衣要“呼吸”:选择浅色棉麻衣物,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婴儿忌“过度包裹”;
饮食要清淡:多吃西瓜、黄瓜等富含水分的果蔬,少吃油炸食品。
高温下的“其他小麻烦”
痱子:汗腺阻塞引发红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空调控温2**$3℃-2**$3℃可自愈;
热伤风(空调病):室内外温差诱发感冒,空调温度不低于2**$3℃,进出房间擦干汗液;
晒伤:儿童皮肤紫外线防御力弱,晒伤增加成年后皮肤癌风险,需严格物理遮蔽。
夏天的风本应是甜的,蝉鸣本应是快乐的背景音。那些让孩子多玩1**$3分钟的“舍不得”、觉得“孩子扛得住”的侥幸、嫌麻烦没带的小水杯——都可能成为高温偷袭的“突破口”。
一次及时的补水、一刻阴凉的停歇、一件透气的衣衫,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都是给孩子穿上了“隐形防护甲”。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科学的守护下,跑过盛夏的风,而不是被热浪追赶。
毕竟,我们要的从来不是“战胜高温”,而是——让孩子的夏天,有欢笑,无风险。
急救口诀
大汗口渴快歇凉,皮肤冷敷莫惊慌;
抽搐昏迷速呼救,抢回分秒保平安。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