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标公告>兵团生态环境局关于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年处理10万吨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新疆嘉洲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废弃资源回收利用项目2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项目进度跟踪
-
2021-11-09招标公告
竞价-30口侧钻井修理技术服务[WZ2021110135]-采购公告
-
2021-11-09招标公告
竞价-30口侧钻井修理技术服务[WZ2021110135]-采购公告
公告内容
作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
】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class="noselttqk" names="我局拟对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
" dname="ff4efc448aef78c637f18ca30839c212">![查看【我局拟对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a href=]()
】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src="/images/tel88.png" />年处理10万吨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新疆嘉洲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资源回收利用项目2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2月27日-2025年3月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湖北路516号南湖明珠大厦北楼14楼。
邮 编:830017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 年处理10万吨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 | 第六师红旗农场 | 新疆中和泰环保技术公司 |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为新建工程,建设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装置9套,年处理油基岩屑(含油污泥)1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建设8套序批式热脱附装置及配套设施,年处理油基岩屑(含油污泥)5.5万吨,二期工程建设1套连续式热脱附装置及配套设施,年处理油基岩屑(含油污泥)4.5万吨。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32万元,占总投资的23.02%。 | 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1)废气:①有组织废气:序批式热脱附热能供应系统燃料使用天然气,配备低氮燃烧器,序批式热脱附装置产生的不凝气经“碱液喷淋+一级二级水阻阀+管道阻火器”处理后与天然气混合燃烧,燃烧废气经“急冷降温+布袋除尘+两级水喷淋”处理工艺处理;停炉降温尾气为间歇式排放,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两级水喷淋”处理工艺处理,经处理后的燃烧废气、停炉尾气混合送入“风冷+两级碱喷淋+除雾”处理工艺处理后,由1根2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连续式热脱附热能供应系统燃料使用天然气,配备低氮燃烧器,连续式热脱附装置产生的不凝气与天然气混合燃烧,燃烧废气经“急冷降温+碱喷淋”处理工艺处理后,由1根2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封闭厂房内,废气经负压收集,采用“碱喷淋+除雾+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处理后,由1根2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储罐设置低泄漏呼吸阀,废气经负压收集送入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处理。项目建设全封闭灰渣转运库1座,设置2套灰渣输送除尘系统,序批式热脱附固渣(还原土)由密闭式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灰渣转运库密闭打包称重系统,打包过程在密闭打包室中进行,打包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工艺处理;连续式热脱附固渣(还原土)由板链输送机输送至干渣打包罐中,打包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布袋除尘”处理工艺处理,上述废气共由1根20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限值要求。厂房内设置1座封闭式油基岩屑储存车间,车间顶部及预处理系统(筛分装置)顶部设置负压抽风系统,废气经收集采用“二级碱喷淋+除雾+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处理后,由1根20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厂区设置1座封闭式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气经负压收集送入油基岩屑储存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处理。项目一期工程新建1台0.83兆瓦的燃气热水锅炉,燃料使用天然气,设置低氮燃烧器,燃烧废气经1根8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限值要求。②无组织废气: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定期对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进行排查,确保稳定正常运行;加强密封管理,选用国内先进、密闭性较好的泵类、阀门,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的相关要求对设备与管线组件的密封点进行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泄漏检测应建立台账,记录检测时间、检测仪器读数、修复时间、采取的修复措施、修复后检测仪器读数等。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污水处理站、灰渣转运库、油基岩屑储存车间、危险废物暂存间均为封闭厂房。储罐区采用固定顶罐,密封良好,液态VOCs物料采用底部装载方式,密闭管道输送,加强油罐附属设备的维修,保持油罐的严密性;合理进行油品调度,尽可能降低油罐留空高度;改进油罐的收发操作,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少油品周转次数,适时收发油品。热脱附固渣(还原土)出渣前进行抑尘、降温,尽可能减少颗粒物产生。排渣由密闭式输送机输送至灰渣转运库打包或暂存。除尘装置捕集的颗粒物进入热脱附固渣(还原土)中。合理安排物料的转运周期,进出厂区运输车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并加盖篷布,定期冲洗车辆轮胎。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厂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要求。(2)废水:厂区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回用”的原则,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15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站,采用“格栅+废水收集池+隔油+破乳+混凝沉淀+气浮+Fenton氧化系统+调节+水解酸化+两级A/O+MBR超滤+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处理工艺。含油废水、精制沉降废水、废气处理装置排水、化验室废水、地面及设备冲洗废水、循环冷却排污水、锅炉排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厂区新建的一座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继续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同时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要求后回用于废气处理装置喷淋补水、冲洗用水补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和灰渣加湿抑尘用水等。(3)噪声: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安装减振垫、用弹性连接代替设备与地面刚性连接、在噪声源强较大的设备处设置围护等措施;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厂区种植绿化隔离带。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要求。(4)固体废物:①危险废物:厂区设置1座51.93平方米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各类危险废物分类分区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内,暂存期不超过1个月,定期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②一般固体废物:厂区设置1座72平方米的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废包装材料、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内,定期交由资源回收公司 回收综合利用。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红旗农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运距8公里。④其他固体废物:热脱附固渣(还原土)经检测,符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301-2016)、《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DB65/T3999-2017)和《关于含油污泥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新环办发〔2018〕20号)要求,同时含油率、六价铬、砷检测值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后作为可利用资源,回用于油气开采生产作业区内部道路铺设、井场铺垫、固废场封场覆土。(5)环境风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须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危险废物运输许可证;运输容器由定点单位生产,经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运输车辆配备足够的堵漏、灭火等事故应急器材。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符合《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间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规范设置。建设单位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规范化的危险废物台账制度,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项目危险废物运输工作全部外委具有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其转移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保存相关影像资料。项目厂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等规范要求进行,装置设施之间保持足够防火间距和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建立环境风险事故三级防控措施,一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围堰,二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事故水池,三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内污水处理站。储罐区须严格按照《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中相关要求建设,储罐设置在通风处,定期检查储罐呼吸阀,罐区设置有毒有害易燃气体监控报警系统,及时监控和防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罐区周围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围堰,围堰内地面进行重点防渗,并设置物料收集设施和备用储罐,防止污染雨水和事故废水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装卸车区、回收油罐组、油基岩屑储存车间等四周设置截水沟、导流沟,并与1座800立方米的事故水池连通,事故水池设置高液位预警系统。事故解除后,事故废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妥善处理。厂区设置2座500立方米的消防水罐并配套消防泵、消防水管,设置1座80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池,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池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妥善处理。(6)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按照工艺流向布置设备,物料顺行,合理分配运输量,减少折返、迂回以及货物的重复装卸和倒运,减少厂内运输货物周转量,缩短运输距离。项目采用成熟工艺,提高天然气、电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项目遵循清洁生产理念,购入效率高、能耗少、成本低的先进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项目建成运营后,尽可能安排集中连续生产,杜绝大功率设备频繁启动,必要时安装软启动装置,减少设备启停对电网的影响。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明确负责部门及其职责、具体工作要求、数据管理程序、工作时间节点等。定期对监测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并记录存档。建立温室气体数据管理台账管理体系。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7)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在布置上按照污染物泄漏的可能,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根据不同的防渗区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包括热脱附生产车间、油基岩屑储存车间、灰渣转运库、储罐区、危化品仓库、事故水池、雨水收集系统、初期雨水池、循环水池、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站、地磅、危险废物暂存间;一般防渗区为厂区内道路;简单防渗区为绿化区、办公管理区,仅进行地面硬化。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计划和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公众参与:项目公众参与采取三次网络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和一次张贴公告的形式。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馈意见。公众参与方式、程序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4号令)的有关规定。 | 注册后查看 |
2 | 新疆嘉洲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新疆嘉洲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阿克苏地区新地矿产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新建4条生产线,分别为1条废矿物油综合利用30000吨/年生产线、1条危险废物焚烧处置30000吨/年生产线、1条废铁桶、油漆桶、化工桶等危险废弃包装物综合利用3000吨/年生产线、1条再生资源塑料造粒8000吨/年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56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 | 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1)废气:①有组织废气:丙类仓库废气、化验室废气、塑料再生造粒废气分别采用负压收集后,经同一套“碱洗+除雾+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由1根2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中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排放浓度均小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均小于《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氟化物、硫酸雾、硝酸雾、氯化氢排放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限值要求。储罐呼吸废气、焚烧车间卸料大厅、平台和料坑废气、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废气均引至焚烧车间焚烧处置;产生的焚烧废气经“SNCR脱硝+急冷+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湿法脱酸(二级)+除雾”处理,由1根5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锡、锑、铜、锰、镍、钴及其化合物(Sn+Sb+Cu+Mn+Ni+一氧化碳计)、二噁英类排放浓度均小于《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限值,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要求,氨排放浓度小于《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限值要求。熔盐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由1根1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浓度均小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白土下料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25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排放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废铁桶清洗废气和污水处理废气采用负压收集后,经过同一套“碱洗+除雾+二级活性炭装置”处理,由1根25米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限值要求。项目办公生活区设职工食堂,食堂燃料为清洁能源天然气,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通过专门烟道引至屋顶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小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要求。②无组织废气:综合处理车间、塑料加工车间、丙类仓库车间、焚烧车间卸料大厅、料坑均密闭,废气负压收集;储罐区采用浸没式装卸、安装呼吸阀挡板;矿物油精制区定期检查管道、阀门、法兰等处的“跑、冒、滴、漏”;采用技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控制、阀门等,机泵采用无泄漏屏蔽泵;白土下料及搅拌负压收集;粉仓设置仓顶袋式除尘器;化验室中设置通风橱、万向罩、负压收集;柴油发电机房加强通风换气。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小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厂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硫酸雾、氯化氢、硝酸雾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限值要求。(2)废水:项目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回用”的原则,全厂设置1座处理规模为7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站,分2个前端处理系统(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他废水处理系统)和1个后端处理系统(A2O工序)。余热锅炉部分用于出渣机补充水,剩余同软水制备排放浓盐水、湿法脱酸废水、废气喷淋装置排水进入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含盐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絮凝沉淀+RO膜”处理;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废水、地面冲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化验室废水进入其他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三级隔油+气浮+微电解+絮凝沉淀+活性炭”工艺处理;2个前端处理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限值要求后,再进入A2O工序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的后端处理系统(A2O工序)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限值要求后,回用急冷塔用水,不外排。废桶清洗废水经焚烧系统焚烧处理。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排至新疆阿拉尔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3)噪声: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采用消声、隔声及减振等措施,采取加装隔声罩、安装减振垫等方式进行处理,鼓风机、各种泵类、引风机等置于封闭式厂房内;对于空气动力性噪声,采取安装消声器或将传动设备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在引风机入口处等安装消声器,车间内采取吸声和隔声等降噪措施;加强厂区绿化,优化厂区平面布置,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4)固体废物:①危险废物:厂区建设两座危险废物贮存库(丙类仓库)和2座储罐区(甲类罐区和丙类罐区)。焚烧炉渣、飞灰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其余厂区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分区分类暂存于丙类仓库和储罐区,定期送至焚烧车间焚烧处理。②一般固体废物:废旧塑料再生车间分拣杂物,废塑料清洗废渣、泥沙,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阿拉尔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废气治理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回用于生产;废离子交换树脂及废膜交由厂家回收。③生活垃圾:各类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阿拉尔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距离21公里。(5)环境风险: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油基页岩、硫酸、天然气、回收油,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均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条例》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须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危险废物运输许可证;运输容器由定点单位生产、经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运输车辆配备足够的堵漏、灭火等事故应急器材。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符合《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间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规范设置。建设单位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规范化的危险废物台账制度,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项目危险废物运输工作全部外委具有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其转移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保存相关影像资料。厂区设置1座1300立方米的事故水池,用于收集装置围堰泄漏的物料、消防废水。发生事故时,通过泵将事故废水泵入事故水池,经调蓄排入污水处理站妥善处理。厂区设置1座15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池,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池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妥善处理。罐区及厂区须严格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的要求建设。储罐与生产设施保持足够防火间距;储罐设置高低液位报警系统,自动监测罐内液位高低,并与进料关闭装置联锁,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冒罐事故。储罐罐体均设置静电接地措施,罐区及库区入口及楼梯口设消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在装罐、输出时限制流速,防止静电产生。罐区周边设置围堰,储罐泄漏情况下,泄漏料液被阻挡在围堰内,同时立即启动料液收集设施,尽快收集泄漏物料,并将事故泄漏的料液送备用罐回收利用,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经冷却、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处理相结合进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采用吸附沉降的前端处理系统处理;地下水和土壤防治按照分区防渗的要求做好相关防渗工作。项目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防“跑、冒、滴、漏”,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对生产工段各装置设置流量、压力检测与控制系统。厂区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开展脱硝、粉尘治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6)温室气体排放:购入效率高、能耗少、成本低的先进设备;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实行各生产线、工段耗能专人管理,杜绝大功率设备频繁启动。总图按照工艺流向布置,物料顺行,合理分配运输量,减少物流,减少折返、迂回以及货物的重复装卸和搬运,减少厂内运输货物周转量,缩短运输距离;工艺设备和建构筑物合理布局。(7)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在布置上按照污染物泄漏的可能,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根据不同的防渗区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包括焚烧车间、综合处理车间、污水处理站、甲类罐区、丙类罐区、2座丙类仓库、应急事故池、矿物油精制区、循环水池重点防渗区,其中丙类仓库及罐区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要求;一般防渗区为塑料车间、泵房;简单防渗区为综合楼、停车场、厂区道路等,仅进行地面硬化。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计划和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公众参与:项目公众参与采取三次网络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和一次张贴公告的形式。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馈意见。公众参与方式、程序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4号令)的有关规定。 | 注册后查看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