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内容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开展“茶光互补模式在云南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项目-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集成设备及可视化系统开发”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根据“茶光互补模式在云南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项目实施的需要,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开展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集成设备及可视化系统开发采购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茶光互补模式在云南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项目-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集成设备及可视化系统开发采购项目
项目情况: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稳步推进茶光互补模式在云南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项目实施。现已完成西双版纳、保山两个项目点指标监测方案设计及评估有关工作,根据项目推进计划,现启动“茶光互补模式在云南省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项目-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集成设备及可视化系统开发”采购。
二、选聘资质及服务要求
(一)资质要求
1.必须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其他组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提供近三年任意一年的财务报表),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2.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满足本项目要求;
3.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法、违约及重大质量问题,无不良记录;
4.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未被列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网站(zxgk.court.gov.cn)失信被执行人。
(二)采购内容和成果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采购内容:
一是搭建一套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系统。具体内容为:实验组指标监测设备6台套、对照组指标监测设备2台套、设备管理系统1台套。
二是开发一个茶光互补模式指标可视化平台。要求平台整合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服务、共享、治理、直观可视化等功能并按要求实现本地化布置。其中后端支持数据自动接入及手动录入、修正、excel导入等形式,接入包括6台套实验组指标监测设备远程采集回传数据、2台套对照组指标监测设备远程采集回传数据、光伏发电系统数据、茶园产量品质数据等在内的项目研究相关数据;前端可视化系统提供PC端、移动端直观的仪表盘和图表展示等功能。
以上设备/系统/平台需严格根据技术参数表(详见附表1)提供出设备具体型号及相关信息。
2.质量要求: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要求。
3.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个月。
4.交货方式:交付一套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系统、一个茶光互补模式指标可视化平台,提交设备及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源代码、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等项目材料。
5.交货地点:云南省范围内采购人制定地点。
三、报价要求
不高于50万元,项目报价为包干价,相关税费、服务费等费用均包含在报价中。
四、为满足评审程序需要,响应文件需附以下资料
包括但不限于:报价函、资格资质证明材料、资信证明材料、财务报告/报表、业绩证明材料、人员构成、项目主要参与人员简历表及业绩情况、针对本项目的服务方案等,以竞争性谈判文件要求为准。
五、报名要求
若有意参加本次报价,请于2025年6月11日17时00分前,以书面形式确认是否参加本次采购活动(格式见附件竞谈确认函),并将确认函盖章后的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94183646@qq.com。在本公告规定的时间内未按上述要求发送电子邮件至指定邮箱者,不得递交响应文件或参加报价。
报名通过后,由采购方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竞谈文件。
六、竞谈文件提交要求
(一)装订要求:以竞谈文件要求为准。
(二)本次报价资料按以上要求装订好后于2025年6月16日14时00分前递交至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金山,联系电话:注册后查看。
(三)以上材料统一放至一个密封包中,并在密封处加盖公章。本次评审以所报密封资料为依据;未密封的报价资料视同无效报价。
(四)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提交材料,视为放弃参与本次选聘工作。
2025年6月9日 ?????
附表1 监测集成设备及可视化系统技术参数表
设备费-购置设备预算明细表 | |||||||||||
货物名称 | 设备名称 | 序号 | 监测指标 | 技术参数要求 | 规格型号 | 单价(万元/台套) | 数量(台套) | 金额(万元) | |||
量程 | 分辨率 | 精度 | 其他 | ||||||||
一套茶光互补模式指标监测系统 | 实验组指标监测设备 | 1 | 空气温度 | -40℃-80℃ | 0.1℃ | ≤0.3℃/year | —— | ||||
2 | 空气湿度 | 0%~100%RH | 0.1%RH | ≤0.1%RH /year | —— | ||||||
3 | 光照强度 | 0-20Wlux | 1Lux | ≤±5%(20℃) | —— | ||||||
4 | 单层土壤温度(测点≥3个) | -40℃~80℃ | 0.1℃ | ≤±0.5℃ | —— | ||||||
5 | 单层土壤湿度(测点≥3个) | 0%~100%RH | 0.1%RH | ≤±3% | —— | ||||||
6 | 单层土壤pH值(测点≥3个) | 4~10pH | 0.1pH | ≤±0.5pH | —— | ||||||
7 | 单层土壤盐分(测点≥3个) | 0~10000mg/L | 1mg/L | ≤±3% | —— | ||||||
8 | 单层土壤电导率(测点≥3个) | 0~10000us/cm | 1us/cm | ≤±3% | —— | ||||||
9 | 积温 | -40℃~120℃ | 0.1℃ | ±0.4℃ | 自动采样间隔5min-12h可调 | ||||||
10 | 积光 | 0-2700umol/(s·m2) | 1umol/(s·m2) | <测量值的±0.5%±1 | 光谱响应400~700nm,线性度全量程±1%,稳定性变化<±2%年,自动采样间隔1-60min可调 | ||||||
11 | 全景细节抢球机 | 400万像素,全景云台控制(水平350°,垂直-5°~90°)。 | 2560×1440以上 | 全景云台控制(水平350°,垂直-5°~90°)全景摄像头2.8mm超广角,支持垂直向7~17°可调。 | 全景视角和细节视角两路视频输出,细节摄像头光学变倍≥12倍,数字变倍≥16倍,预置监测点≥300个,支持自动巡检拍摄。 | ||||||
对照组指标监测设备 | 1 | 空气温度 | -40℃-80℃ | 0.1℃ | ≤0.3℃/year | —— | |||||
2 | 空气湿度 | 0%~100%RH | 0.1%RH | ≤0.1%RH/year | —— | ||||||
3 | 大气压 | 300-1100hpa | 0.1hPa | ≤±1.5hPa | —— | ||||||
4 | 光照强度 | 0-20Wlux | 1Lux | ≤±5%(20℃) | —— | ||||||
5 | 降雨量 | 0-30mm/min | 0.2mm | ≤±2% | —— | ||||||
6 | PM2.5 | 0-1000μg/m3 | 1ug/m3 | <读数的±10%(25℃) | —— | ||||||
7 | PM10 | 0-1000ug/m3 | 1ug/m3 | <读数的±10%(25℃) | —— | ||||||
8 | 风向 | 0°-360° | 1° | ≤1° | —— | ||||||
9 | 风速 | 0-30m/s | 0.1m/s | ≤±0.1m/s | —— | ||||||
10 | 单层土壤温度(测点≥3个) | -40℃~80℃ | 0.1℃ | ≤±0.5℃ | —— | ||||||
11 | 单层土壤湿度(测点≥3个) | 0%~100%RH | 0.1%RH | ≤±3% | —— | ||||||
12 | 单层土壤pH值(测点≥3个) | 4~10pH | 0.1pH | ≤±0.5pH | —— | ||||||
13 | 单层土壤盐分(测点≥3个) | 0~10000mg/L | 1mg/L | ≤±3% | —— | ||||||
14 | 单层土壤电导率(测点≥3个) | 0~10000us/cm | 1us/cm | ≤±3% | —— | ||||||
15 | 积温 | -40℃~120℃ | 0.1℃ | ±0.4℃ | 自动采样间隔5min-12h可调 | ||||||
16 | 积光 | 0-2700umol/(s·m2) | 1umol/(s·m2) | <测量值的±0.5%±1 | 光谱响应400~700nm,线性度全量程±1%,稳定性变化<±2%年,自动采样间隔1-60min可调 | ||||||
17 | 全景细节抢球机 | 400万像素,全景云台控制(水平350°,垂直-5°~90°)。 | 2560×1440以上 | 全景云台控制(水平350°,垂直-5°~90°)全景摄像头2.8mm超广角,支持垂直向7~17°可调。 | 全景视角和细节视角两路视频输出,细节摄像头光学变倍≥12倍,数字变倍≥16倍,预置监测点≥300个,支持自动巡检拍摄。 | ||||||
18 | 太阳总辐射 | 0-2000W/m2 | —— | —— | 光电原理 | ||||||
设备管理系统 | 要求适配多种类协议,能够对实验组指标监测设备、对照组指标监测设备及其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监控、在线调试、在线启动、停止、更新等操作。 | ||||||||||
一个茶光互补模式指标可视化平台 | 要求平台整合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服务、共享、治理、直观可视化等功能并按要求实现本地化布置。其中后端支持数据自动接入及手动录入、修正、excel导入等形式,接入包括6台套实验组指标监测设备远程采集回传数据、2台套对照组指标监测设备远程采集回传数据、光伏发电系统数据、茶园产量品质数据等在内的项目研究相关数据;前端可视化系统提供PC端、移动端直观的仪表盘和图表展示等功能。 | ||||||||||
合计 | |||||||||||
其他要求: 1.设备均采用太阳能供电,太阳能板功率≥180W,锂电容量≥315Ah,阴天持续待机≥15天。 2.设备使用4G+物联网通讯,兼容移动/电信/联通的2G/3G/4G网络,项目执行期内(3年)保障设备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流量需求,数据支持本地存储,存储间隔≤1分钟/条;存储时长≥3年,支持离网数据再发送,传输使用TLS安全协议。 3.设备质保期不得低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的最低限值,设备费用包含设备安装费。 4.设备安装立杆高度按项目实际需要确定,直径≥76mm,防雷设计,支持浇筑安装及膨胀螺丝固定。 5.设备具备北斗卫星定位,支持远程升级固件,远程修改配置,耐高低温,支持I2C、RS485等多种协议接入自主开发的茶光互补模式指标可视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