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健康科普】减重总失败?快来看看如何破局!

审批项目 安徽省

公告内容

我减肥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
早上:不吃

中午:不吃
晚上:货拉拉正在为您送餐


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
有人怎么吃都不胖
有人喝凉水都长肉

苍天!
管住嘴迈开腿是一点不奏效
我胖的冤啊?


辛辛苦苦减重
为何越减越重?
为了变瘦忍饥挨饿
为何体重却一动不动?
……

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体育频道共同打造的大型融媒体健康节目《医道健康》,本期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减重与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贾犇黎教我们如何和肥肉say拜拜。

什么样的胖是超重肥胖?

一般我们描述肥胖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卫健委推荐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叫作“体质指数”,通过这个指标去衡量肥胖问题。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3.5至2**$3之间。

BMI在2**$3-3**$3.5是轻度肥胖,3**$3.5-3**$3.5为中度肥胖,3**$3.5-5**$3为重度肥胖,大于5**$3为极重度肥胖。


BMI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年龄、性别、种族等,还有特殊的职业比如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同样的BMI值,肌肉量更高,内脏的脂肪含量更低。这就需要更加全面地判断,包括身体围度比如腰围,正常男性大于9**$3cm,女性大于8**$3cm腹部肥胖等等。还可以通过比如体成分分析等仪器更精准科学地测量了解身体情况。

导致肥胖的因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基因在肥胖中扮演重要角色。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个体的新陈代谢、脂肪储存和食欲调控。遗传因素并非决定性,但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在不良饮食或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发胖。

2. 饮食因素:高热量饮食、过量进食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肥胖的主要诱因。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加上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能量过剩。此外,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或频繁吃零食,也会加剧肥胖风险。

3.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减少了能量消耗,导致脂肪堆积。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增加食欲;而长期压力则可能引发情绪化进食,进一步加剧肥胖问题。

4. 疾病影响: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例如,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代谢或食欲。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导致体重难以控制。

5. 社会、环境、心理及女性特殊时期:社会环境对肥胖有显著影响,如快餐文化、食品广告等。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可能导致情绪化进食。女性在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和代谢减缓,容易体重增加,需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
=

肥胖有何影响?

肥胖与多种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负担密切相关。预防和管理肥胖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1.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病、中风、卒中的风险。

2.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

3.呼吸系统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夜间低氧血症。

4.骨骼和关节问题:关节炎、关节退行性病变。

5.生殖系统:早熟、月经紊乱、多囊、男性弱精少精。

6.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结石,消化不良。

7.癌症。

8.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管理体重?

根据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4年版)》制定减重目标时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一个月2~4公斤,半年减少体重5%~1**$3%的速度。

1. 饮食管理:合理控制饮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建议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注意饮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