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丘北建成采石场年产30万吨砂石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审批项目 云南省

公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准予丘北建成采石场年产3**$3万吨砂石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许可,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5年3月2**$3日—2****5年3月3**$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3注册后查看6、0****6-3注册后查看8

通信地址:丘北县锦屏镇丘广公路延长线南侧文山州生态环境局丘北分局

邮编:6注册后查看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2****5年3月2**$3日

项目名称

丘北建成采石场年产3**$3万吨砂石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地址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小桂革村

建设单位

丘北建成采石场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云南绿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丘北建成采石场年产3**$3万吨砂石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丘北县锦屏镇小桂革村,为非金属矿开采项目,开采矿种主要为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开采规模为3**$3t/a。项目总投资1****0万元,其中项目环保建设投资9**$3.3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5.6**$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为开挖时产生的粉尘,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汽车运输、燃油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燃油废气。

(1)施工粉尘、扬尘

项目施工期涉及粉尘的环节包括建筑材料堆放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在卸车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风力较大时,开挖铺填产生的粉尘随风飞扬产生的扬尘、粉尘和建筑材料卸车、搬运产生的粉尘随风飘扬产生的扬尘、施工车辆和运输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扬尘等,呈间断性无组织排放。散落在施工场地和周围地表,并随降水的冲刷而转移至水体。在旱季风速较大的情况下,会使空气中粉尘颗粒物浓度升高,对周边环境空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天气干燥、地面风速大的时期,影响较大。

为了减小施工粉尘、扬尘的影响,建议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期短,故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燃油废气

项目施工期燃油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及其它燃油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主要为CO、NO2、THC等,呈无组织排放,其排放方式为间断排放,对于每个施工点而言施工产生的燃油废气较少,经大气稀释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期在采取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减少洒落,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减速慢行等措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不大,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

  •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①施工废水

施工工程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冲洗等施工过程。项目施工期间各类废水的产生量不大,水质类型较为简单,废水大部分蒸发散失掉,剩余部分经;临时收集池收集后回用于施工环节。

②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工人3**$3人,均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场内食宿。生活用水量按3**$3L/人?d计,则施工生活用水量为0.9m3/d,其产生的污水量按其用水量的8**$3%计,施工期为3个月(按9**$3d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7**$3m3/d、6**$3.8m3,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悬浮物、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周边居民清掏作农肥。

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场地平整产生的土石方、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土石方

产生的土石方可全部用于矿山道路铺填以及厂区低洼处回填,项目土石方达到内部平衡,无永久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

目施工期间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主要为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废旧设备以及设备包装木箱、纸箱等,产生量约为2.0t。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类收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按要求妥善处置。

(3)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工人3**$3人,均为附近村民,均不在场内食宿。施工场地内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排放量约1**$3kg/d。项目在施工区域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周边村寨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设备噪声,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噪声源强在9**$3~1***0dB(A)之间,产噪设备均置于室外。项目仅在昼间进行施工,夜间不施工,且各施工机械不可能同时运行;经调查,项目区周边5**$3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施工噪声经过地形和林木阻挡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矿山开采粉尘、车辆运输扬尘、破碎加工粉尘、皮带输送粉尘、铲装扬尘、堆场粉尘、表土场、排土场粉尘等。

(1)矿山开采粉尘

项目开采区扬尘主要产生于钻孔、铲装扬尘。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1****1 石灰石石膏开采行业系数手册”,露天开采颗粒物产污系数为0.0****4kg/t-产品,本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年开采建筑用石灰岩矿3**$3万t,则采矿区粉尘产生量为1.4***5kg/h、3.4**$3t/a,项目钻孔采用湿式作业,同时矿山还配备了洒水车对开采区进行洒水降尘,综合降尘效率取6**$3%,则本项目开采区排放粉尘为0.5**$3kg/h、1.3***8t/a,呈无组织形式排放。

(2)车辆运输扬尘

矿石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项目开采区配备1辆洒水车在非雨天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降尘效率约6**$3%,呈无组织形式排放。

(3)破碎、筛分粉尘

项目矿山生产规模为3**$3万t/a,项目破碎站设置有一级破碎、二级破碎及机制砂生产线等,其中,破碎机、打砂机、筛分机构设置在彩钢瓦大棚内,采取封闭措施。输送皮带采用密闭措施。破碎站年破碎量为3**$3万t/a,参照《采石场大气污染物源强分析研究》(资源调查与环境,2****3年第4期第2**$3卷),破碎筛分过程中粉尘产生量约为2.5kg/t原料,则破碎站破碎、筛分粉尘产生量为7***0t/a,产生速率为3***2.6kg/h。

要求将破碎、筛分环节设置在厂房内,上料口采取喷淋措施,下料口采取“喷淋+集气罩”的处理方式,并在集气罩末端安装一台布袋除尘器(风机风量3注册后查看0m3/h、除尘效率9**$3%)并配套1**$3m高排气筒。破碎筛分产生的粉尘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3m高排气筒排放。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集气罩收集效率按9**$3%计,则破碎站粉尘收集量为6***5t/a(7**$3t/a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量为2.0***5t/a,排放速率0.8**$3kg/h,排放浓度2**$3.1**$3mg/m3,以有组织形式排放。

(4)皮带输送粉尘

项目破碎、筛分及产品输送至成品堆棚均采用皮带运输机;在皮带运输机运输及落料过程中均会产生粉尘。皮带运输粉尘参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皮带运输落料产尘系数可参考“碎石—0.0**$3kg/t(卸料)”,项目年开采3**$3万吨砂石料,则皮带运输粉尘产生量为6.0t/a(2.5kg/h)。项目对输送皮带采取密闭措施,降尘效率取9**$3%。通过采取皮带密闭措施后,粉尘排放量为0.3**$3t/a(0.0****5kg/h)。

(5)铲装粉尘

项目铲装扬尘主要为成品装卸工序,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运输装卸工段逸散尘源排放因子为0.0***5kg/t(砂料),项目成品砂石料为3**$3万t/a,计算得成品装卸粉尘产生量为1.8***5kg/h、4.5**$3t/a。这些作业粉尘形成局部含尘空气,随气流迁移、扩散,污染作业场所及附近环境。项目成品铲装位于大棚内,大棚采用“三面封闭+顶棚,留有一面设活动布帘作为进出口,并在顶棚设洒水降尘装置”,铲装过程及大风天进行喷雾降尘

(6)成品堆场粉尘

项目矿区开采的石灰岩经转运至卸矿平台后通过进料口直接进入破碎环节,不在卸矿平台暂存,故料场粉尘主要为成品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项目成品堆料场设置在彩钢瓦大棚内,并采取密闭措施,堆存期间项目洒水降尘措施,去除效率7**$3%。

  • 表土堆场、排土场扬尘

结合项目场址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工业源固体物料堆场颗粒物核算系数手册》对项目排土场颗粒物产排情况进行核算。经计算,项目排土场颗粒物产生量为6**$3.6***9t/a,堆存期间项目采取篷布覆盖措施,去除效率8**$3%;定期对成品堆料场洒水降尘,去除效率7**$3%。经计算采取上述措施后颗粒物排放量为2.3****4t/a,排放速率为0.3***6kg/h。

(8)燃油废气

项目区挖掘机和汽车使用柴油作为动力能源,燃油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NOx、CH等污染物,均为间歇性无组织排放,项目所在区域地势较为空旷,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靠自然通风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因此不作定量核算。

(9)食堂油烟

项目劳动定员3**$3人,工作人员均在办公生活区食宿,项目食堂使用能源为液化气和电能,每人每天食用油耗量按3**$3g计,则食用油消耗量0.9kg/d,2***0kg/a,油烟挥发量按1.0%计,则挥发油烟量为2.7kg/a。项目食堂设置抽油烟机,处理效率为6**$3%,则油烟排放量为1.0**$3kg/a。

(1**$3)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①有组织粉尘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有组织粉尘主要是破碎、筛分环节产生的破碎、筛分粉尘,产生量为7***0t/a,产生速率约为3***2.6kg/h。本次评价要求将破碎、筛分环节设置在厂房内,上料口采取喷淋措施,下料口采取“喷淋+集气罩”的处理方式,并在集气罩末端安装1台布袋除尘器(风机风量3注册后查看0m3/h、除尘效率9**$3%,1台风机)并配套1**$3m高排气筒。破碎筛分产生的粉尘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3m高排气筒排放。

布袋除尘器可行性分析: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滤袋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将颗粒物截留在滤袋表面,使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滤袋的材质和结构对除尘效率有很大影响。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通常在9**$3%以上,可以达到9**$3.9%以上。除尘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滤袋材质、滤袋数量、气体流速、气体温度、湿度等。一般来说,滤袋材质越细,滤袋数量越多,除尘效率越高。布袋除尘器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矿山等行业的废气处理中。其除尘效率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使其成为工业废气处理的重要设备之一。总之,项目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破碎、筛分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3%以上,措施可行。

②无组织粉尘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运营期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矿山开采粉尘、车辆运输扬尘、皮带输送粉尘、铲装扬尘、成品堆料场粉尘等。

(1**$3)达标排放情况

①有组织粉尘达标排放情况分析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破碎站加工区粉尘排放量为2.0***5t/a,排放速率0.8**$3kg/h,排放浓度5**$3.0mg/m3,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1****6)表2中有组织废气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即:颗粒物浓度≤1***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排气筒高度1**$3m。为防止项目运营期污染物超标排放,因此本次评价提出如下措施:

1)定期检查除尘器布袋损坏程度,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2)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加强布袋除尘设施日常维护管理,若发生非正常排放时,立即停止生产,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待除尘设施维修完善后再生产,避免废气超标排放。

3)布袋除尘设施涉及的布袋、集气管道等零件需配备两套。

4)排气筒排气口设置监测孔,定期开展自行监测,及时了解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保证破碎加工区粉尘达标排放。

②无组织粉尘达标排放情况分析

实际生产过程中,若开采区、工业场地、排土场和成品堆料场等区域不及时进行洒水降尘的情况下,无组织粉尘发生非正常排放,TSP落地浓度将会明显增大,因此本次评价要求:

1)严格控制剥、采进度,剥采同步,以避免挖掘面大面积裸露。

2)采用湿式凿岩,选用带除尘装置的凿岩机;

3)配置1辆洒水车,定期对厂区路面、开采区等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大风天增加洒水频次及洒水量。

4)在爆破工艺上选用中深孔爆破,合理布置炮孔,加强装药和填塞作业的管理,以降低爆破作业粉尘产生量。

5)对破碎机、筛分机采用彩钢瓦进行密闭处理,输送皮带布置于封闭输送廊道内,成品仓库采用“三面封闭+顶棚结构,一面设活动布帘作为进出口”,大风天对砂石料堆棚入口处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6)颚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等设施进料口各设洒水喷头,采用湿式破碎工艺;成品仓顶棚设置喷雾降尘装置,装卸料过程及大风天进行喷雾降尘,减少成品料扬尘污染。

7)矿区运输道路设置固定喷淋降尘设施,加强开采区、运输道路洒水降尘,降尘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每天不低于2次,大风时加强洒水频次。加强厂区道路洒落的石料清扫,减少粉尘污染。

8)严禁超高运输,降低装载高度,在车辆两边加装挡板,防止运输过程砂石料抛洒,并在铲装完毕后洒水增湿料面,最后加盖篷布,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较大扬尘。

9)行驶过程中控制汽车行驶车速,降低车轮产生的交通扬尘;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内燃机施工机械,并通过加强保护和维护,减少内燃机燃油尾气排放量。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开采区、工业场地、排土场和成品堆料场等区域产生的粉尘具有间断性且属于无组织排放,在采取上述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粉尘产生量,将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颗粒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8)中相关要求,对于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贡献浓度没有超过TSP环境质量浓度限值(3***0μg/m3),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根据《丘北县锦屏镇小桂革万达石场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标高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上,因此不涉及矿坑涌水。项目使用自带捕尘设施的凿岩装置,故不产生凿岩废水。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降尘用水。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1)开采区降尘用水

项目采用洒水车对开采区进行洒水降尘的露天场地主要为开采裸露区域,面积约为5****0m2,洒水量按1.5L/m2次计,洒水频次为2次/d,非雨天按2***0天计,则洒水量1**$3.0m3/d、3****0m3/a。开采区洒水降尘用水全部以自然蒸发形式消耗,无废水产生。

(2)空压机冷却水

项目有1台移动式空压机,工作时需对设备进行冷却,冷却水为循环使用,因蒸发等原因需要及时补充,补充量约为0.6m3/d,1***0m3/a。

(3)成品堆料场、排土场降尘用水

项目设置有1个成品堆场(不设原料堆场),占地面积5***0m2,设1个排土场,占地面积7***0m2,项目成品堆料场设置围挡及顶棚,能有效减少风力扬尘;排土场位于项目地势较低处,且堆存时及时压实,并使用篷布覆盖。故成品堆料场、排土场降尘用水量按1.0L/m2计,洒水次数按2次/d,非雨天按2***0天计,则用水量为1.2**$3m3/d、2***8m3/a。成品堆料场、排土场洒水降尘用水全部以自然蒸发形式消耗,无废水产生。

(4)湿式破碎、筛分用水

为降低矿石破碎、筛分环节粉尘产生量,项目采用湿式破碎,在破碎机、筛分机进料口设置喷淋装置进行洒水降尘。破碎、筛分喷淋用水量为0.5m3/h,项目年生产3***0d,每天工作8小时,则湿式破碎喷雾用水量为4m3/d、1****0m3/a。破碎用水全部以自然蒸发形式消耗,无废水产生。

(5)运输道路洒水降尘

项目厂区道路面积约为1****0m2,降尘用水量按1.5L/m2计,洒水次数按2次/d,非雨天按2***0天计,则用水量为3.0m3/d、6***0m3/a)。运输道路洒水降尘用水全部以自然蒸发形式消耗,无废水产生。

(6)排土场淋滤水

项目设1个排土场,占地面积7***0m2,雨季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产生量计算如下:经计算,排土场淋滤水产生量为:Q=0.3×1****0×7***0÷1****0=3***3.4m3/a,3.5**$3m3/次(雨季按9**$3d计),此部分废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排土场洒水降尘。

(7)生活用水

项目工作人员共3**$3人,矿山生产运营中职工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5、COD、NH3-N、动植物油等。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 1***8-2****9),生活用水量按照1***0L/(d·人)计,则生活污水量为共计3.0m3/d、1****0m3/a,产污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m3/d、7***0m3/a,运营期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定期清掏作农肥,不外排。

(8)初期雨水

项目区内设置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项目厂区道路一侧、工业场地、排土场等区域设置截排水沟,末端连接初期雨水收集池。根据项目各功能区的布设情况和地形条件布设截排水沟,并在地势较低处设置2座初期雨水收集池,总容积1***0m3,项目初期雨水经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厂区洒水降尘。

7、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开采工作面、工业场地设备噪声及采区机械噪声、运输噪声。采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属于移动噪声源,源强约7**$3~9**$3dB(A),项目周边5**$3m范围内无居民点,距离最近的保护目标为矿界北侧5***0m处的小桂革村,项目距离居民点较远,设备噪声经几何降噪及植被降噪后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6-2****8)2类标准限值要求,对当地声环境的影响可接受。建设项目运营期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8-2****8)要求每季度开展环境监测。

8、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1)固废产排情况

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表土、废土石方、布袋除尘器收尘灰、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初期雨水收集池底泥和危险废物。

①表土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表土主要来自开采区的剥离浮土。根据《丘北县锦屏镇小桂革万达石场开发利用方案》,项目剥采比为0.0**$3:1m3/m3,表土占比约为2**$3%。项目生产规模为3**$3万t/a(约为1**$3.0**$3万m3/a),则表土产生量为2***0.6m3/a。开采过程剥离表土清运至表土场堆存,闭矿后用于覆土绿化。

②废土石方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土石方主要来自开采区不符合要求的废石。根据《丘北县锦屏镇小桂革万达石场开发利用方案》,项目剥采比为0.0**$3:1m3/m3,废土石方占比约为8**$3%。项目生产规模为3**$3万t/a(约为1**$3.0**$3万m3/a),则废土石方产生量为8***2.4m3/a。项目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开采过程大部分弃渣用于采空区回填,剩余部分清运至排土场堆存。

③布袋除尘器收尘灰

根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强分析,项目在破碎、筛分阶段经采取的环保措施处理,布袋除尘器收尘灰产生量为7***7.7**$3t/a,经收集后作为产品外售。

④办公区生活垃圾

项目劳动定员3**$3人,均在项目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人·d)计,则产生量约为3**$3kg/d,9.0t/a,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周边村寨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⑤化粪池污泥

项目在生活区设置1座化粪池,用于收集运营期生产的生活污水,有效容积为1**$3m3。化粪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产生量按处理水量的0.0**$3%计算,项目废水产生量为1****0m3/a,则化粪池污泥产生量约为1**$3t/a,运营期化粪池产生的沉淀污泥定期委托周边居民清掏作农肥。

⑥初期雨水收集池底泥

矿区初期雨水产生量为5**$3.2**$3m3/次,约5****9m3/a,矿山开采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矿石,初期雨水SS浓度约8***0mg/L,SS除去效率按9**$3%计,则初期雨水收集池底泥产生量约为3.6**$3t/a。初期雨水收集池底泥成分单一,主要为泥土和砂石颗粒,定期清掏干化后用于厂区道路回填。

⑦危险废物

项目矿山在开采运营过程中机械设备较多,在日常管理维护和维修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维修废油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废物中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3-9***0-2***4-0**$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0.5t/a。废机油经收集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1)一般固废管理要求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注册后查看9-2****0)要求,项目运营期一般固废储存、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堆存过程禁止露天堆放,应做好防撒漏、防雨淋等措施。

②废土石方、生活垃圾等应做到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妥善处理,禁止乱扔乱堆、乱放影响厂区环境卫生。

③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生活垃圾,避免长时间堆存产生恶臭。

(2)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2****3)要求,建设单位拟建一个危险废物暂存间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要求如下:

①危险废物贮存间必须密闭建设,门口内侧设立围堰,地面应做好硬化及“三防”措施(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

②危险废物贮存间门口需张贴标准规定的危险废物标识和危废信息板,屋内张贴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③危险废物贮存间需按照“双人双锁”制度管理(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废负责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④不同种类危险废物应有明显的过道划分,墙上张贴危废名称,液态危废需将承装容器放至防渗漏托盘内并在容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固态危废包装需完好无破损并系挂危险废物标签,并按要求填写。

⑤建立台账并悬挂于危险废物贮存间内,转入和转出(处置、自利用)需要填写危废种类、数量、时间及负责人姓名。

⑥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的其他物品;⑦危废暂存间日常管理严格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进行。

危险废物识别标识规范化设置要求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6-2****2)

综上所述,项目固体废物去向明确,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1***0%,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9、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污染源及污染途径

从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过程来看,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主要为废机油垂直入渗。

(2)污染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及处理废机油收集、暂存过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②项目应采取分区防渗,具体要求如下:

重点防渗区: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采取水泥防渗,铺设2mm厚HDPE膜或其他人工防渗层,渗透系数≤1**$3-1**$3cm/s。

一般防渗区:初期雨水收集池、化粪池等效黏土防渗层≥1.5m,渗透系数≤1**$3-7cm/s。

简单防渗区:办公生活区、破碎站等进行水泥硬化。

1**$3、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粉尘大气沉降影响

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沉降的主要为矿石开采、加工,产品运输,废土石处置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根据项目储量核实报告,本项目矿权范围内分布主要为灰岩矿,无其他金属、放射性伴生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成分与矿石成分一致,主要为CaO、MgO,无其他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成分。本项目大气沉降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粉尘沉降进入土壤后,随着数量增多可能降低土壤肥力,但基本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2)雨季地表径流漫流影响

项目内矿石开采导致土质较疏松,其次是生产粉尘的沉降,项目区内浮土较多,使雨季地表径流较为浑浊,若不收集处理,地表径流量大时,可能漫流进入周边河流及下游耕地,对河流和耕地造成不利影响。针对雨季地表径流,本次评价提出,在项目开采区、排土场等处设置截排水沟,并在项目区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基本杜绝了雨季地表径流漫流的情况,不会对周边土壤造成影响。

为避免项目运营期对周边土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次评价要求:

①对开采区设置排水沟,并在末端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

②根据现有石灰石矿山开采及服务年限内的开采进度,建设单位应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平整覆土并恢复植被。

③项目采矿期应按照水保方案边开采边对采空区进行生态修复,对采矿区进行平整覆土和植被恢复。

④在矿山服务期限内开采结束后,应对开采区进行封场绿化,并跟踪调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降低矿区水土流失。

1**$3、闭矿后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矿山服务期满关闭时,若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理,将会加剧和形成一些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1)由于采矿活动对岩石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局部地段可能会发生小型边坡崩滑等地质灾害以及采矿活动易造成地表开裂。

(2)开采区、排土场区裸露,地表疏松,在地表径流和降雨影响下,易形成水土流失,且水土流失程度较开采前加重。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次评价要求:

(1)砌体拆除:对项目区各场地内不需保留的建构筑物及硬化地面进行拆除,以恢复其生态或生产功能。

(2)废渣清理:对项目区内拆除的建构筑物砌体、场地硬化物和其它表层废渣进行清理。

(3)场地平整: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通过人机配合对大块岩石、岩块进行拣拾,并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削高填洼和整平土地,满足土地复垦的初步立地条件。

(4)覆土:在场地平整结束后进行覆土,复垦为旱地区域覆土厚度5**$3cm,复垦为有林地区域覆土厚度为5**$3cm。

(5)对矿区林地进行植被恢复,结合项目区情况,乔木树种建议选用旱冬瓜,露天采场台阶边坡坡脚位置建议栽种爬山虎,草本选用狗牙根等植被进行植被恢复。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矿山闭矿封场后场地植被将得到恢复,随着植被的恢复,区域粉尘、水土流失等逐步减少,最终消失,故闭矿封场对环境影响主要为有利影响。

相关附件: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