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1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5年3月2**$3日-2****5年4月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传 真:0****0-3注册后查看6
通讯地址:盐津县黄葛槽新区政通路2**$3号
项目名称 | 盐津普耳渡医院扩建项目 |
建设地点 | 盐津县普洱镇小河社区跳桥石桥头 |
建设单位 |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
项目概况 |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扩建,位于盐津县普洱镇小河社区跳桥石桥头,项目占地面积5***8.5**$3m2,建筑面积4****5.7**$3m2,项目新增床位2**$3张,新增后床位共7**$3张,其余设施均依托原有。总投资6**$3万元,环保投资7.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3.5%。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在周围设置围挡,尽量使用湿法作业;易产生扬尘的建筑物料统一堆放,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统一收集及时清运。在工地内堆放时间超过一周的,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定期喷洒水等措施;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降尘,缩短起尘操作工作时间。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按量购进建筑材料,避免在场内长时间堆放;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个1***0%,即施工工地周边1***0%围挡、土方和散碎物料1***0%覆盖、出场车辆1***0%冲洗干净、主要厂区及道路1***0%硬化、渣土等车辆1***0%密闭运输、拆除工程和土方工程1***0%湿法作业。 (二)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废水仅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医院现有污水治理设设施处理。 (三)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声源为打孔机打孔噪声,作业时间短,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等方式措施降低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废气的包装盒、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废气包装盒统一收集打包,外售至废品回收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通过院区内的生活垃圾桶统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二、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污水处理站产生恶臭与污泥异味。项目污水处理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在处理池加盖密闭,并在污泥池、消毒接触池等产臭位置投放除臭剂的治理措施,处理后排放量小。 2.危险废物暂存间异味。医疗废物暂存间密闭,医疗废物用密闭医疗垃圾袋暂存后,每日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间分类暂存,暂存间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进行消毒,且由专人负责清理和喷洒消毒药水,。 3.备用发电机废气。使用轻质煤油作为燃料,轻质煤油为清洁燃料,燃烧废气经发电机自带的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自然排放。 4.医院带菌空气。定期采用喷洒消毒剂及臭氧消毒方式消毒,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卫生环境。 5.检验室废气。检验室废气利用已建成的排风扇机械排风、换气,处置合理。 6.汽车尾气。产生的少量汽车尾气通过空气自然逸散排放。 7.食堂油烟。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顶空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3-2****1)中规定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二)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食堂废水和检验科废水分别经食堂油水分离器、检验科酸碱中和预处理后,同医疗废水、洗衣房废水一并进入项目已建化粪池,停留足够长时间后进入项目已建综合污水处理站,经“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工艺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6-2****5)表2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普洱镇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横江。 (三)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污水站水泵为潜水式,安装在预处理池内,通过建筑物隔声、水体隔声,再经距离衰减后地面可做到噪声达标;已优选国内外先进设备,医疗设备基本上均是低噪声设备,噪声源强值比较低,加之置于室内,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办公职员和就诊人员日常工作和活动产生,属于社会生活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是不稳定的、短暂的,通过加强管理、文明交流等措施控制。 (四)固体废物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1.一般固废。项目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危险废物。项目医疗废物经加盖医疗废物收集桶分类收集,由专业人员清运至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鲁甸县溢洋医疗废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