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东新区分局关于拟作出110千伏曙光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审批项目 河南省

公告内容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东新区分局关于拟作出1***0千伏曙光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东新区分局拟对1***0千伏曙光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5年7月8日-2****5年7月1**$3日(5个工作日)。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1***0千伏曙光输变电工程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东路以西,龙源东十街以北

郑州市东象超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秋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如下:

(1)新建1***0kV变电站:新建1***0kV变电站,规划主变容量4×6**$3MVA,本期3×6**$3MVA,主变户内布置,1***0kV进出线远期4回,本期2回。

(2)新建少室变~曙光变1***0kV线路:线路起于2***0kV少室变,止于1***0kV曙光变。本期新建线路0.8**$3千米,均为电缆线路,单回路。新建3×4+2位电缆排管0.5**$3千米,新建顶管0.2**$3千米,利用电缆隧道及电缆夹层0.0**$3km,新建电缆井1**$3座。

(3)新建呈祥变~曙光变1***0kV线路:线路起于2***0kV呈祥变,止于1***0kV曙光变。本期新建线路1.9***2千米,均为电缆线路,单回路。新建3×4+2位电缆排管0.6***2千米,新建顶管0.2***5千米,利用原电缆隧道0.8**$3km,利用原电缆夹层0.1***5km,新建电缆井1**$3座。

一、施工期应采取的环境保护设施如下: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规划施工生产区、施工临时道路等临时场地,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城市道路,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沿线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电缆线路并行敷设,2条通道同时施工,临时占地应合理共用,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变电站基础及电缆通道开挖时选用影响较小开挖方式,尽量少占土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土工布苫盖,回填多余土石方选择合适地点堆放,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施工中尽量控制声源,选取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行为的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2.声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电缆线路施工场地周围应尽早建立围挡、围墙等遮挡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项目建设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同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减小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合理布设施工设备,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布设在远离敏感点的一侧。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免在夜间(2**$3:0**$3~次日0**$3:0**$3)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如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与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3.环境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应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到位;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八个百分之百”,施工现场应做到“两个禁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合理规划施工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出入施工区域未铺装的道路等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标明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主管部门、责任人及环保监督电话等内容。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将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变电站、输电线路施工人员均租住居民房屋,产生的生活垃圾可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物料应分类集中堆放,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变电站及电缆通道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严格按照《郑州市城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外运处理。变电站、电缆通道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集中堆放,施工完成后统一清运。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撒落或者飞扬。

5.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天开挖作业。新建变电站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沉砂池、设置车辆冲洗台,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及施工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不得在靠近水域附近搭建临时施工生活设施,严禁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排入水体,影响水体水质,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河流,禁止在水体旁清洗施工车辆。委托具有环保资质和泥浆处理设备的专业公司利用密封罐车将电缆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膨润土泥浆外运到环保部门许可的地方遗弃沉淀、固化、二次利用。

6.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用截面较大的主筋进行连接;同时辅以增加接地极的数量,增加接地金属网的截面等,此措施能够经济有效地减少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减少毛刺的出现,以减小尖端放电产生火花。保证变电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强化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严禁随意践踏项目周边植被,避免因此导致的周边绿化植被的影响。

(2)定期对变电站及线路沿线生态保护和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

2.声环境保护措施

(1)优选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主变压器1m处声压级控制在6**$3.7dB(A)以内。

(2)定期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主变等运行良好。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4)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第一年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一次;运行期间存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进行跟踪监测。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方式,自然排至站外规划路龙源东十街雨水管网;变电站站内拟设置容量约为4m3的化粪池一座,可以满足变电站日常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规划龙源东十街市政污水管网。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变电站临时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箱分类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变电站站内待蓄电池达到使用寿命或需要更换时直接由厂家更换带走,不在站内暂存。

(3)变压器事故及检修时产生的废矿物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由有相应危废转移资质单位进行转移,最终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本项目变电站拟设置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3**$3m3,能1***0%满足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容积要求,有效降低变电站事故油外泄的风险。

(2)变电站事故油池及集油坑应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浇筑,并分别在其下方基础层铺设防渗层,防渗层为至少1m厚的粘土层(渗透系数≤1**$3-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3-1**$3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防渗效果能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2****3)中的相关要求。

(3)变压器真空注油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真空泵运行状况应良好、检查注油及抽油管路连接完好可靠、检查变压器本体密封位置是否有漏气情况及真空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变压器油注入环节的泄漏,减少现场注油环节漏油的环境风险。

(4)变压器真空注油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应检查注油管路是否存在气泡等异常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止注油,并检查注油各管路接口的密封状况,当油温逐渐升高时,应将管路接口进行再次紧固防止管路松脱造成跑油现象。注油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每小时检查管路系统各接口的密封状况及有无异常现象,并时刻观察注油油量(可通过加装外置油标管或统计注油量等方式),当到达离箱盖(1***0~2***0)mm时停止注油。

(5)要求运维人员加强对事故油池及其排导系统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做好运行期间的管理工作;定期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

(6)变电站事故或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压器油经事故集油池收集后及时由有相应危废转移资质单位进行转移,最终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同时该单位要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按照规定制作标志标识。

(7)针对变电站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变电站事故油外泄的风险,本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6.电磁环境

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第一年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一次;运行期间存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进行跟踪监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在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和典型线位处。

二、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东新区分局

联系电话:0****1—6注册后查看2  邮箱:zdhuanbao@1***3.com

通讯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办事处众旺路1号(4注册后查看0)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