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3月拟作出的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二标段)(220kV镇顶线#09~#18段迁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审批项目 贵州省

公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二标段)(2***0kV镇顶线#0**$3~#1**$3段迁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5年3月2**$3日-2****5年4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1-8注册后查看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0****1-8注册后查看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3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

邮????编:5注册后查看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二标段)(2***0kV镇顶线#0**$3~#1**$3段迁改工程)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

中铁八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艺林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2***0kV镇顶线#0**$3~#1**$3段迁改工程,原1**$3#与G1连接,在原1**$3#小号侧立G1(G1位于原线路正下方,确保G1至原1**$3#与原线路路径及高度一致,不更换导线地线,不调整弧垂),线路由北至南走线G2-G3跨过在建黄百铁路后沿铁路西侧走线至原#1**$3小号侧立G6,G6再与原#1**$3连接(G6位于原线路正下方,确保G6至原1**$3#与原线路路径及高度一致,不更换导线地线,不调整弧垂),完成线路迁改。改线路长约1.9**$3里,新立铁路6基;调整拆除原#1**$3、#1**$3、#1**$3、#1**$3共计4基,拆除线路长约1.4公里;不涉及调整原线路弧垂。

本迁改线路工程均采用单回架空方式走线,不涉及地下电缆。新建1.9**$3km架空导线,型号为2×JL/LB2**$3A-3***0/4**$3铝包钢芯铝绞线,采用三角排列方式,双分裂;新建2.1**$3km地线,型号为JLB2**$3A-1***0铝包钢绞线;新建6基耐张转角杆塔。


1、电磁辐射

(1)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

(2)本2***0kV迁改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小于6.5m;通过居民区时或人类生产生活经常活动地区,导线对地高度不小于9.5m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2-2****4)中的的限值要求。

(3)根据设计资料,项目迁改线路线高均在3**$3m以上,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2-2****4)中的工频电场强度4****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μT的限值要求。

(4)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

(5)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电感应、对地电压和杂音,减小对通讯线的干扰。

(6)本工程线路与既有线路交叉跨越时均采用上跨方式,并按设计规程保留足够的净空。

(7)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保障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减少设备损坏产生的噪声影响。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确保运行期电磁环境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2、废水

线路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各施工点施工量较小,施工时间短,施工人员租住在当地村民家中,其生活污水利用租户家中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

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

3、废气

施工期主要来源于基础开挖及回填、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汽车尾气等。施工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拆除段建筑垃圾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空地硬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严格要求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3/1****0-2****2)中相应要求。

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

4、噪声

(1)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点状较为分散的特征。由于施工场地分散,全部为露天作业。虽然单台机械的噪声源强较大,但是基本不会共同作用,噪声源经距离衰减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3-2****1)。

(2)营运期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线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对线路巡检,保证运行良好。通过类比及现状监测,本项目2***0kV单回架空线路线路沿线噪声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6-2****8)中相应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土石方。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垃圾收集系统;本项目架空线路塔基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严实,多余的土石方在塔基周围进行填方平整,无废弃土石方产生。拆除的电缆塔基分类收集,运营单位全部回收利用。

本项目输电线路营运期不产生固体废弃物。

6、生态

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野生动物影响、植被的破坏的影响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建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野生动物影响、植被的破坏的影响。

(1)工程占地

施工中尽量控制施工开挖量,减少对基底土层的扰动,开挖后的施工弃土就地回填平整,不能回填的弃方应运输至政府单位指定地点进行消纳处置;施工场料尽量选择周边现有空地,施工材料运输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减少施工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前清理施工迹地,及时覆土进行植被恢复。

(2)对植被的影响

拟建输电线路经过区域主要为山间林地、园地、坡耕地、农村道路等区域,野生植物主要为阔叶林、灌丛等植被,无珍稀植被分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破坏的植被仅限塔基范围之内,占地面积小,对当地常见植被的破坏也较少。新建线路工程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为施工人员对绿地的践踏,但由于线路工程为点状作业,单塔施工时间短,故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短暂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牵张场尽量选择现有平坦、空旷场地进行布置,不占用农田;施工时尽量使用人畜运输材料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方式,对影响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设置围栏和植物保护警示牌。

施工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短暂可逆的,施工结束后区通过播撒草籽等措施恢复植被或复耕,可恢复原有植被及土地功能。

(3)对动物的影响

①对爬行动物的影响

爬行动物一般在岩缝、石下中产卵,繁殖期大都在春夏之际,有些生活在水沟中,有些生活在陆地上的石缝灌丛中。评价区爬行动物常见的有王锦蛇、黑眉锦蛇、翠青蛇、乌梢蛇等。

施工期铁塔的建设,工程对其影响主要是占用部分生境、施工噪声及阻断活动通道等影响,将会导致动物远离施工建设区。评价区内种类较少的是一些土栖、树栖和住宅型的种类,工程对其影响较弱。总体而言,爬行类将由原来的生境转移到远离施工区的相似生境的生活,对其影响是暂时的。

项目除了对爬行类生境有占用性的影响外,还有对其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蛇类等爬行动物,主要栖息在农田、水沟及附近草丛等处,以昆虫、蛙类、鼠为食。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对此造成一定的影响。

②对鸟类的影响

评价区附近植被类型相似,使得鸟类在施工期容易找到替代生境,工程对其直接影响不大,只局限于施工期缩减它们的生境与活动范围,施工噪声及废气的污染。评价区内以雀形目鸟类最多,大部分鸟类的活动范围广,生活能力强,工程对其影响较小。春季是鸟类的繁殖季节,项目区内施工所需石料堆放等活动若占用其生境,对其产卵和做巢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线路沿线附近有相似生境供鸟类栖息和生活,工程对鸟类的繁殖影响是短期的。其次,本项目大规模的施工尽量避免在春季实施,以此减少噪声对鸟类繁殖的影响。

③对兽类的影响

评价区农田附近主要为草兔、褐家鼠、小家鼠、普通伏翼等一些小型兽类。由于施工人员的活动,会吸引一些伴人活动的鼠类到来,使得种群密度增加,特别是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源的鼠类,将增加与人类及其生活物资的接触频率,有可能将对当地居民与施工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增加自然疫源病的传播。其余兽类多在人为干扰少的林地中活动。总体说来,规划区的施工将带来人为活动增多、施工噪声增加与废水废气污染增多等弊端,使得评价区兽类生活环境有所缩减,兽类会迁移到附近相似的生境栖息。由于施工时间有限,这种影响短期的。随着工程的结束,项目区的植被可得到一定的恢复,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地生活。因此,项目施工过程对其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4)水土流失

本工程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对地面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扰动后形成的松散土层,表层抗侵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风的能力。在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一定的水土流失措施后可减少水土流失。

(5)对天然林的影响

本项目线路穿越贵州省地方生态公益林,有铁塔落于生态公益林中,架空线路施工会对生态公益林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线路路径区植被较发育,山坡上主要种植灌木丛或荒草坡,坡脚沟谷地带主要为旱地,种植果树等。对成片树木,采用加高铁塔,线路以高跨方式通过,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①对生态公益林数量、质量、功能和效益的影响

本项目对穿越生态公益林的线路段已按照高跨设计,基本不用砍伐走廊内植被。本项目有铁塔落于生态公益林中,施工时需要对塔基占地内的乔、灌木进行砍伐,但线路铁塔具有间隔式的特点,不会集中式、大片式进行砍伐,因此不会对集中连片的公益林的整体质量、功能和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②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项目穿越的公益林的区域植物生命力旺盛,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同时,在公益林内通过采用飞行器、张力放线等方式,人力、畜力运输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施工过程对公益林内植被的干扰和破坏。因此,项目施工期对公益林内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短暂且有限。

输电线路工程不属于污染型项目,项目建成投运后无废水、废气、固废产生,对比同类型项目发现,输电线路下方的植物与周边区域相比,其株高、色泽也并无差别,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对公益林内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6)对基本农田的影响

拆除原#1**$3杆塔占用基本农田约1***5m2,原杆塔占用基本农田需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复垦后需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相关要求。对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新建段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扰动基本农田;同时对临时用地生态恢复后,施工区域逐渐恢复至原生态系统稳定性。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报批稿-公示)-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二标段)(2***0kV镇顶线#0**$3~#1**$3段迁改工程).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1-8注册后查看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附件下载


18段迁改工程).pdf  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