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内容
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你单位《同济襄阳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你单位投资179814.41万元在襄阳市东津新区伏牛路北侧、浩然河路以东、鹿门大道以西建设同济襄阳医院(项目代码:2302-420651-04-01-178861)。项目用地面积75996.6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门急诊、业务管理、科研教学用房、医技科室、住院楼、感染/发热门诊用房等,设置床位1000张,配套建设废气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医废暂存间等环保工程以及医疗专项、医疗设备和智能信息化(辐射类项目须另行环评)。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环境管理。加强管理,文明施工,规范操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降低施工过程污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水污染防治。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处理”原则建设院区排水管网。项目感染/发热门诊诊疗废水单独收集消毒预处理后,与病房废水、办公废水、门诊诊疗废水、清洁废水、锅炉排水、冷却塔废水等其他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食堂废水一起进入新建日处理能力1200吨的污水处理站,经格栅+调节池+缺氧池+接触氧化+二沉池+消毒工艺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外排废水应满足《报告书》提出的相关标准要求。对电、药剂等废水处理消耗性物资材料实施计量并记入台账。
(三)大气污染防治。3台3吨/时、2台2吨/时安装低氮燃烧器的天然气锅炉燃烧废气收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科研教学用房楼顶由排气筒(DA001)排放。污水处理站废气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2)排放。检验科检验废气经通风柜机械排风收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门诊医技楼顶由排气筒(DA003)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管道引至裙楼屋顶排放。备用柴油发电机紧急启用产生的废气经配套颗粒捕集装置处理后通过机组排气阀由排气烟道排放。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控制各类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报告书》中提出的相关标准要求。对电、药剂等废气处理消耗性物资材料实施计量并记入台账。
(四)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按照规范要求对院区地面进行分区防渗处理,加强各类设施及管线日常巡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
(五)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处理和处置措施,建立完善各类固体废物管理台账。通过湖北省危险废物物联网监管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医疗废物、检验废液、污水处理站污泥、废过滤器、废紫外灯管、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须规范暂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七)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危险废物暂存及运输管理,严防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次生环境问题。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定期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项目新建容积不小于1200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
(八)排污许可要求。在项目实际排污行为发生之前(含调试期间),你单位应按照国家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持证、按证排污。
三、严格执行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你单位应依法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报告书》经批准后,该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自《报告书》批复文件批准之日起,如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报告书》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的环境监督检查工作由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阳东津新区分局负责。
请你单位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书》送至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襄阳东津新区分局。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