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 (1)废气: 建设单位在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①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明显位置设置公示牌,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防尘措施、扬尘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 ②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硬质封闭围挡或者围墙,项目位于一般路段的,高度不低于1.8米,并在围挡底端设置不低于0.2米的防溢座; ③对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堆放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硬化处理,并保持地面整洁; ④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 ⑤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建筑材料,若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做好防尘措施; ⑥在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建筑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粉状、粒状建筑材料的,应当采取密闭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装卸、搬运时应当采取防尘措施; ⑦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集中堆放并采取密闭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 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总之,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监管,明确施工期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六个百分之百”(即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裸露土地和细颗粒建筑材料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道路百分之百硬化、拆除和土方作业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使扬尘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4-2****9)表1扬尘排放浓度限值要求,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污染影响。 (2)废水: 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有施工现场产生的工地冲洗水、泥浆水等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在工地四周加建截水沟,以避免施工废水直接外排;工地冲洗水、泥浆水等全部施工废水和施工期内的初期雨水须收集到多级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全部收集排入化粪池,定期清掏。 (3)噪声: 为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时采取了如下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 ①采用低噪声设备,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保证其在正常工况下工作; 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③制定合理的施工作业计划,严格控制和管理产生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在同一时段安排大量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④现场装卸钢模、施工设备机具时,人员应轻装慢放,不得随意乱扔发出巨响; ⑤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降低车速,禁止鸣笛,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交通噪声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废弃建筑材料等。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建筑垃圾主要有水泥、石灰、编织袋、包装袋和废弃建筑材料等,收集后及时集中清运,并采取苫盖等防止洒落的措施。 营运期: (1)废气: ①1车间除锈、切割、焊接、钢丝网片及插丝加工产生的颗粒物一起经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2**$3m高排气筒(DA0***1)排放。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1****6)中表2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②水泥仓、粉煤灰仓、矿粉仓自带滤芯除尘器,砂石上料、搅拌主机上料、搅拌经集气罩+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2**$3m高排气筒(DA0***2)排放。颗粒物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DB1**$3/2****7-2****0)表1中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要求。 ③厂界(无组织)废气:原材料运输过程毡布覆盖,装卸过程中洒水抑尘,原料库采用封闭式轻钢结构,地面硬化,配备喷雾抑尘装置、皮带输送机设置封闭廊道、投料口集气装置等措施;加强车间密闭。颗粒物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DB1**$3/2****7-2****0)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1****6)中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废水: ①职工盥洗废水:厂区泼洒抑尘,厂区设置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 ②搅拌机冲洗废水及产品养护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3)噪声: 生产设备和风机: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8-2****8)中2类标准。 (4)固体废物: ①一般固废:边角料、废焊材、废焊渣、布袋除尘器废布袋经收集后外售;沉淀池沉淀物、滤芯除尘器及布袋除尘器除尘灰经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②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暂存危废间,由危废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③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