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五华分局关于拟审批《五华区西翥片区引调水工程》的公示

审批项目 云南省

公告内容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五华分局关于拟审批《五华区西翥片区引调水工程》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五华区西翥片区引调水工程》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五华区西翥片区引调水工程

建设地点:昆明市五华区西翥片区

建设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水务局

建设性质:新建

环评单位:昆明春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本工程自滇中引水工程龙庆河分水口引水至西翥片区,任务主要解决西翥片区农业生产用水、工业用水。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3%,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至0.7,总供水量3****1万m3/a,其中工业用水量1****5万m3/a,其余为农业灌溉供水量;项目水源主要来自于滇中引水工程龙庆河分水口,取水点位于滇中引水工程二期西游洞隧洞出口,工程总引水流量3.0m3/s,工程主要内容如下: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解决昆明市五华区西翥片区生活、工业及灌溉用水的引调水工程建设。本工程自滇中引水工程龙庆河分水口引水至西翥片区,工程主要内容如下: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出口~李子坪~青龙水库引调水工程、李子坪~白龙潭引调水工程、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出口~大凹工业园区引调水工程、西翥水厂~三多水库引调水工程、西翥二水厂~桃园大闸水库引调水工程、西北沙河水库~东方红水库引调水工程、三多水库~落水洞水库~青龙水库连通扩建工程、没底坑水库~落水洞水库引调水工程、瓦恭沟~瓦恭片区提水工程、东大沟~迆六片区提水工程组成,共新建提水泵站8座,新建高位水池8座,新建管线总长约5**$3km,扩建渠道1**$3.5km。引调水管理系统建设:物联网感知建设、新建管网GSI数据入库、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和系统安全建设等。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工程内容

建筑内容及规模

(1)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出口~李子坪引调水工程

从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隧洞出口新建DN6***0管线约1.8km引水至李子坪提灌站,引水流量为0.7m3/s。

(2)李子坪~白龙潭引调水工程

从李子坪提灌站附近新建提灌站提水至白龙潭,设计提水流量0.2m3/s,设计扬程约5***0m(分两级泵站提水),新建2***0m3高位水池一座,新建引水管线4.4km,主要解决白龙潭沿途灌区。

(3)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出口~大凹工业园区引调水工程

从滇中引水二期西游洞出口附近新建提灌站提水至大凹工业园区,设计提水流量0.1m3/s,设计扬程约4***0m,新建2***0m3高位水池一座,新建引水管线8.8km,主要解决解决大凹工业园工业用水。

(4)西翥水厂~三多水库引调水工程

原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布置如下:从龙庆河分水口分水,分水流量为3.0m3/s,管道接入西游洞隧洞,出隧洞后管道引水至沙朗泵站,西翥二水厂分水口接西翥二水厂分干线,将水供至西翥二水厂,沿乡村道路和沙朗河河岸布置至西翥水厂,设有管道总长约1**$3.4km。

本次结合滇中引水二期管道,从西翥水厂进水厂管道设分水口,新建提灌站和连通管线至三多水库屯蓄,设计提水流量1.0m3/s,设计扬程约1***0m,新建1****0m3高位水池一座,新建DN1****0引水管线约3.2km。

(5)西翥二水厂~桃园大闸水库引调水工程

从滇中引水二期沙朗高位水池提水,新建提灌站和连通管线至大闸水库屯蓄,设计提水流量0.2m3/s,设计扬程约1***0m,新建2***0m3高位水池一座,新建DN4***0引水管线约2.4km。主要解决桃园片区工业用水。

(6)西北沙河水库~东方红水库引调水工程

从西北沙河水库提水,新建提灌站和连通管线至东方红水库,设计提水流量0.2m3/s,设计扬程约8**$3m,新建2***0m3高位水池一座,新建DN4***0引水管线约2.4km。主要解决五华城区生态用水。

(7)三多水库~落水洞水库~青龙水库连通扩建工程

已建引水渠,该引水渠长度为1**$3.5km,其中,从三多水库~落水洞水库引水渠道长7.2km,从落水洞水库~青龙水库引水渠道长3.2km。干渠设计流量为0.5**$3m3/s。本次扩建联通渠道1**$3.5km,扩建后干渠设计流量为1.0m3/s。

本次设计从青龙水库提水至落水洞水库。利用原青龙水库泵站,新建DN4***0mm输水管道3.2km,设计输水流量0.1m3/s。

(8)没底坑水库~落水洞水库引调水工程

从没底坑水库提水至高位水池,供落水洞水库用水区农业用水。新建提水泵站1座,设计提水流量0.5m3/s,设计扬程约为9**$3m,新建1****0m3高位水池1座,新建DN8***0mm引水管线7.9km。

(9)瓦恭沟~瓦恭片区提灌工程

新建提水泵站1座,设计扬程为5***0m,新建DN4***0管线7.2km。设计提水流量0.1**$3m3/s。

(1**$3)东大沟~迆六片区提灌工程

利用花箐水库水库下游东大沟上河道来水给迆六片区左右岸灌面供水,新建提水泵站1座,设计扬程为4***0m,新建1****0m3高位水池2座,新建DN4***0管线7.2km。设计提水流量0.4m3/s。

(1**$3)青龙水库~落水洞水库引水工程

利用现有泵站,青龙水库~落水洞水库引水工程输水线路起点为青龙水库,引水至落水洞水库,为厂口片区(青龙、落水洞、陡普鲁等灌片)供水,设计流量0.1m3/s,管道长4.5km,管径4***0mm,取水点与受水点位置高差3**$3m。

二、项目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

(一)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

1、陆生生态

工程临时占地多为人工植被,占地类型较为简单,建设单位在项目完成后应对施工区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施工迹地按照原占地类型进行了植被绿化及复耕。严格控制施工用地,不得破坏施工用地以外的植被和猎杀野生动物。

2、水生生态

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在河流等水体附近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河流的丰水期。优化施工顺序,先进行对水流影响较小的岸上部分施工,后进行水下作业。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流的阻碍和改变。项目拦水堰的建设可能会改变局部水流的速度、流向和水位等水文情势,采用围堰导流等措施,降低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3、地表水环境

①车辆冲洗废水:废水通过临时沉淀池收集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②混凝土养护废水:废水通过临时沉淀池收集处理后继续回用,不外排。

③清管试压废水:通过密闭罐车运送到五华区西翥厂口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

④雨天地表径流:分别在7个临时表土堆场下游设置一个1m3的临时沉砂池,临时表土堆场雨天地表径流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4、声环境

①施工场地设置高度为2.5m围挡;

②强噪声设备远离居民点;

③建设方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加以控制。选用低噪声机械,产噪较大的设备必须安排在白天使用,并进行隔声及减振处理;

④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如分段进行混凝土浇灌等措施,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项目在进行物料运输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选择最佳的进厂道路,避免在夜间及交通拥挤时段进行,减缓交通噪声对保护目标的影响;

⑤在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橡胶减震、管道减震、阻尼减震技术,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

5、大气环境

①施工期拟对施工生产区采取洒水抑尘措施。

②临时表土堆场采用防尘网对其进行覆盖,并采取洒水降尘。

③为减轻施工运输期间产生的扬尘对周围村庄的影响,运输车辆不得过度装载并需对运输车辆进行加盖篷布,防止运输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洒落。必要时适当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

④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生产区四周设置临时围护。

⑤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车辆。

6、固体废物

①项目拟设置7个临时表土堆场,将施工开挖产生的表土暂存后,用于植被复耕覆土。在临时堆土坡脚采用编织袋装土挡护,编织袋挡护用土使用剥离的土壤,待使用完毕后拆除作为后续的植复耕覆土。

②建筑垃圾包括混凝土块、废木材、废钢材等,严格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其中废钢材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站,其他不能回收部分运至管理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合理处置。

③沉淀池污泥用于绿化覆土和道路建设。处置率为1***0%。

(二)运行期阶段环保对策措施

1、陆生生态

对泵站等场所周围建设好截排水沟,空闲地多种植本地树种,减少区域水土流失。禁止违法开荒耕地种植农作物,不破项目范围外的植被。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禁止人为捕杀;禁止引入外来有害生物。

2、水生生态

(1)水文情势影响减缓措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并修建生态补水渠道或泵站。通过建设连通河道与周边湿地的补水渠道,在枯水期将项目调节后的多余水量引入湿地,维持湿地的水位和水量,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对于取水点挡水建筑物,选择低矮溢流坝,确保鱼类能够顺利通过坝体,减少项目对鱼类种群交流和繁殖的影响。

加强水文监测与预警,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建立完善的水文监测体系,在项目影响区域内合理布置水位、流量、水质等监测站点。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需求、上下游用水需求以及生态需水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运行调度方案。

(2)生态需水保障措施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保障生态需水和保护水生态系统作为运行调度的首要目标,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前提下,兼顾项目的其他功能需求,如防洪、灌溉、供水等。在项目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将生态需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通过调整用水结构,优先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在水资源分配时,合理削减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业灌溉用水或工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的比例;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工业节水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生态需水腾出更多的水资源空间。

优化运行调度方案,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文年型和生态需水要求,制定详细的分时段调度计划。在枯水期,适当增加项目的下泄流量,保障河流的生态基流和下游地区的用水需求;在丰水期,合理控制项目的蓄水量,避免过度蓄水对下游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3)监测措施

建设单位应在取水口安装流量在线监控系统,监测实时流量及逐日水量,配水量年内总量控制。实时监测项目上下游的水位、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掌握水文情势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评估项目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声环境

①在有固定位置的机械设备底部进行基础减震,设置软连接,避免设备振动而引起的噪声值增加。

②生产设备要按时检查维修,防止生产设备在不良条件下运行而造成的机械噪声值增加的情况发生。

③将生产设备全部放置于车间内,所有生产作业均在室内完成。

④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

⑤加强管理培训,确保工人文明操作,装卸货物时轻拿轻放,避免因野蛮操作产生的突发性噪声。

4、固体废物

①栅渣:主要为树枝、树叶等,此类固废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进行堆肥还田利用。

②水池底泥:产生量较小,定期清掏后,用于土地改良或园林绿化。

③废弃设备:废弃的设备零部件,如齿轮、轴承、电机、阀门等,该部分废弃物外卖,进行资源化利用。

5、环境风险

①加强水质的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干旱等)和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对引调水工程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加强工程设施的防洪、抗震等设计标准,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同时,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洪沙袋、排水设备、发电机等,以应对极端事件导致的环境风险。

③选择生态修复方案,优先使用原生表土和选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生物入侵。

三、公众参与情况

2****5 年 1 月 1**$3 日—2****5 年 1 月 2**$3 日在昆明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公示栏进行了全本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或建议。

四、环评文件放置地点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五华分局(纸质文本)。

五、公示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2****5年5月1**$3日至2****5年5月1**$3日止(不含节假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五华区西翥片区引调水工程》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八、反馈方式

Email: whsthj@1***3.com

电话/传真:0****1-6注册后查看6

通信地址:昆明市五华区人民中路6**$3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五华分局

邮编:6注册后查看0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