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批项目>2025年2月20日—2025年2月26日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江城县人民医院新增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等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审批项目 云南省

公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江城县人民医院新增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等两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2月20日-2025年2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注册后查看(传真)

通讯地址: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7号(6650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江城县人民医院新增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核技术利用项目

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麻栗树东城开发新区江城县人民医院医

技楼一楼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本项目位于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麻栗树东城开发新区江城县人民医院医技楼一楼,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拟将江城县人民医院医技楼一楼预留房间优化改造为一间 DSA机房及其配套用房,包含:DSA 机房(净空尺寸:7.16m×6.5m(局部 6.7m)×2.9m)、 控制室、污物暂存间、设备间、换床缓冲区域、洁净区、医护人员换鞋/更衣/卫生间等。新增一台 DSA 装置,型号为飞利浦 Azurion 5M20(额定管电压为 125kV,额定管电流为 100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DSA 设备主要由 X 射线 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C 型臂、导管床、操作台、影像增强器和电视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等组成。总投资约1000万元,环保投资约62.7万元,占总投资的6.27%。


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施工噪声、施工废渣、施工废水和建筑粉尘等污染物产生。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有射线装置产生的X射线、臭氧和氮氧化物,设备运行和通排风系统产生的噪声,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

本项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情形有: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DSA介入室导致误照射;医护人员还未撤离介入室、防护门未关闭即进行曝光,致使相关人员受到误照射;医护人员未穿防护服进行手术受到误照射。本项目误照射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发生一般辐射事故。

二、项目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拟采取的防护措施

射线装置安装调试应由厂家专业人员完成,医院不得自行拆卸、安装设备。设备安装调试时,确保各项屏蔽措施落实到位,关闭防护门,在机房门外设立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采取足够安全的个人防护措施,人员离开时机房必须上锁并派人看守。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均在机房内进行,经过墙体的屏蔽和距离衰减后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二)运营阶段拟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

本项目涉及的辐射工作场所四周及地面、屋顶拟采用相应的屏蔽体对射线进行屏蔽,观察窗安装防护铅玻璃,机房通道处均安装铅防护门(机房墙体与门缝的重叠部分大于 10倍缝隙)。DSA床旁安装铅防护帘,在机头处安装铅悬挂防护屏,这些屏蔽体具有0.5mmPb 的防护能力。医生在手术室内操作时应身穿铅衣、戴铅帽、铅围脖等,同时使用铅悬挂防护屏和床侧防护帘进行防护。从设备基座下方设置电缆沟(20cm 宽×10cm 深),DSA 机房电缆沟从西南侧斜向 45°穿过屏蔽墙进入控制室,从北侧斜向 45°穿过屏蔽墙进入设备间,电缆沟宽 20cm、深 10cm,穿墙位置从 DSA 机房 200mm 处至设备间和控制室 200mm 处电缆沟顶部铺设一层 2mm 厚铅皮,上方再用 5mm 厚钢板做盖板,有效防止射线。

(三)其他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医院拟对本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限制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电动推拉门设置防夹人装置,医院已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制定了岗位职责、个人剂量管理、人员培训、操作 规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个人剂量计按期送检,并建立个人剂量健康档案。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张贴于工作场所墙面醒目处。

(四)其他环境影响采取的措施

本项目DSA介入室拟采用空调进行通风。DSA运行产生的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经空调通风处理后,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小;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水和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医院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置;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依托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

(五)可能辐射事故情形的预防措施。DSA介入室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和急停按钮,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医务人员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止出束,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采取应急措施。

2

镇沅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者东村怕跌组那新路南侧

普洱泰欣光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湖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者东村怕跌组那新路南侧。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6929㎡(厂内占地约26870㎡)。建设日处理规模3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座,配置1条300吨/日的机械炉排焚烧炉和1台6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炉排炉焚烧工艺,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干法+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烟气净化工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接收、储存与输送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热工自动化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建成后可年处理生活垃圾(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SW90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SW14、SW15、SW59)10.95万吨/年,MCR工况年发电量约0.427×108 kW?h,年上网电量约0.3075×108kW?h。项目总投资29500.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554万元,占本次总投资的15.44%。

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

(一)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期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以及运营期垃圾焚烧烟气、垃圾坑产生的恶臭、储仓产生的粉尘等对周围居民及环境的影响。

(二)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设备冲洗、混凝土搅拌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运营期垃圾渗滤液、冷却塔排污水、生活废水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对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运营期污废水发生渗漏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影响。

(四)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以及运营期发电机组、冷却塔、泵类、空压机、各类风机等动力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一定影响。

(五)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弃土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运营期产生的飞灰、炉渣等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六)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对项目区内植被、动物数量、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影响。

(七)环境风险的影响。危险物质泄漏,厂内发生火灾、爆炸而衍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二、项目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扬尘主要采取洒水降尘的方式进行控制;施工期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尘和颗粒物排放。运营期焚烧烟气净化采用项目焚烧烟气采用“SNCR+半干法(旋转喷雾)+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处理工艺,并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装置,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引入高80m烟囱排放。外排废气中污染物应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表4要求;配套设置的飞灰仓、活性炭仓、石灰仓顶部均要求各自配套设置1套袋式除尘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储仓里物料进仓时产生的扬尘,均经过仓顶配套设置的袋式除尘器处理,净化后的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自带的排气筒排放,排放口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表2标准。垃圾库、渗沥液收集池和调节池均采取密闭负压措施,产生的臭气作为焚烧助燃空气抽取进焚烧炉实现高温热分解,同时配备应急除臭系统。加强通风等,厂界恶臭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建标准限值;停炉检修期间臭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限值。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废水统一收集,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施工用水或洒水降尘。运营期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冷却塔排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再生液(清水)用作循环水冷却系统补充水,浓缩液全部回用于烟气净化系统石灰浆制备;生活污水经污水一体化设施处理后,晴天全部回用于项目区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雨天回用于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初期雨水全部收集后分批次泵入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回用;全厂污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三)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厂区严格实施分区防渗措施,重点及一般防渗区必须达到相应防渗标准;建设项目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并实施等。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设备合理布局,加强施工管理。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主要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并将高噪声设备置于室内。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施工期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按规范处置。运营期飞灰经固化满足要求后送填埋场单独填埋处理;炉渣外售再利用;危废在厂内规范暂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固废处置率100%。

(六)降低生态环境影响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在厂区范围内施工,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水土流失。运营期加强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及管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七)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附件下载


咨询热线:400-788-2018 © 1998-2022 天天标讯(TTBX)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15号银象花园6幢11903号  陕ICP备2022006294号-1  陕B2-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