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受理的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要求,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5年7月2日-2****5年7月8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传真):0****3-8注册后查看6
通讯地址:广信区罗桥街道上饶市广信生态环境局行政服务股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江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广信区煌固镇(观上段)防洪工程
建设地点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煌固镇饶北河中下游
建设单位
上饶市广信区水利局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江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广信区煌固镇(观上段)防洪工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煌固镇饶北河中下游,起点位于煌固镇枧头村(上枧头、下枧头、徐家),经黄塘村(水碓山)至观上村(柘村、观上、溪边村)。项目起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7°5**$3′1**$3.9***1″,北纬2**$3°3**$3′5**$3.4***0″;终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8°1′3**$3.3***8″,北纬2**$3°3**$3′1**$3.7***6″。河岸治理总长度为4.3***8km,工程永久占地面积4注册后查看0m2,建设内容包括:
①河岸治理4.3***8km:项目河岸治理为护岸工程,左岸长0.8***8km,右岸长3.4**$3km;
②新建自排涵3座;
③新建下河埠头(即下河踏步)1**$3座,其中3座为拆除重建。
该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4.0**$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3.7**$3万元,占总投资的4.5**$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沙池沉淀处理后回用;本项目施工周期较短,施工场地内不设工人生活区,工人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居民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禁止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直接排放。项目施工废水回用执行《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6)表3.1.1中“素混凝土”标准。
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水。
2、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运输扬尘等作业过程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油尾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和尾气排放:①加强管理、对施工场地区、施工临时堆土区、施工道路进行及时洒水,在施工场地区、施工临时堆土区设置临时围挡,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土石施工和混凝土投料搅拌,运输车辆要进行遮盖,减少车辆滞留时间;②选择优质环保的工程设备和燃油,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在运输过程中要按照指定路线运输,避开居民密集区。施工期项目粉尘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1****6)中无组织标准,燃油尾气能够满足《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注册后查看1-2****4)标准要求。
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3、声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选用低噪音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严禁夜间施工,严禁高噪声、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作业。高噪声作业区远离居民集中居住点等声敏感目标,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采取临时的隔声围护结构;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集中,以减少振动干扰的范围。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尽量安排在远离路两侧的民宅敏感点。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3-2****1)要求。
项目运营期无噪声产生。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分收集处理;沉沙池泥沙收集后做回填料用,建筑垃圾中一部分能回收利用的如废弃钢材等,可集中收集分类回收,交由废品回收站处理,而另一部分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集中堆放,做回填料用,严禁随意抛洒丢弃。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将其妥善保管,运输至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严禁随意堆放。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均不在现场进行,需要维修保养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均外运到当地正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保养过程产生的废机油等危险废物由维修单位负责处置,由维修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项目运营期项目无生产设备,主要排污节点为河道两岸行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洒落的物料、树枝及绿化修剪过程中产生的枯枝败叶,该固体废物均由环卫部门清理清运处置。
5、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禁止向河流直接排放施工废水,防止扰动水体。加强沿岸植被建设,增加绿地面积,以补偿由于项目建设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同时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临时占地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对裸露土地进行表面植被培养,种植植物进行绿化,防范水土流失;在进行景观绿化时,应重点种植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土壤的物种,尽量避免引进外来物种,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取土分层进行,表土剥离后集中堆放,用于覆土复草或植被恢复;合理设置临时堆放场,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还草还林等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区域内各生物量均得到一定的恢复,对区域生物量影响不大。